中文版

Welcome to CMDC!

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大模型示范计划首期月度检验评估报告发布


12月25日,在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组织下,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大模型示范计划(以下简称“示范计划”)首期月度检验评估报告编写完成并发布,盘古、风乌、伏羲、风清等13个入选示范计划的大模型“同台竞技”。

报告显示,7个大模型可用预报天数近10天,其中,盘古各时效500百帕位势高度的预报活跃度较平稳。伏羲、璞云和风清3个大模型的关键要素检验和常规要素检验总分值排名均为前三名。附加项预报(降水)检验总分值前三名的大模型分别为伏羲、Sphere Fusion Forecast(SFF)和风乌。

2024年7月,中国气象局启动示范计划,搭建起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大模型公平竞技平台。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测试后,11月,13个入选示范计划的大模型正式开启示范,基于中国气象局再分析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报,统一、规范、系统开展大模型检验评估。

针对11月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大部分大模型对强降温区域有一定预报能力,在短中期时效方面,能一定程度上预报24小时变温演变;但在中期时效方面,所有大模型均不具备预报7天以后降温演变过程的能力。检验发现,伏羲的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可较好地预报两个强降温中心,风清的平均绝对误差整体最小。

从台风预报来看,11月,西北太平洋共有4个台风生成,风清、伏羲、天象大模型对台风移动方向的预报较好,SFF的台风强度预报偏差最小。从具体预报个例来看,台风“桃芝”进入南海至转折之前,风清、风乌、伏羲大模型的路径预报与台风实际路径贴合度较高,天象、风清预报的路径转折点与台风回旋位置较为接近。

示范计划专项工作组产品集成组组长韦青介绍,自示范计划启动以来,各方积极参与,在“同台竞技”中有力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各方将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开展协同创新,从而推进气象大模型有序发展,引导解决预报业务实际难题,促进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的业务应用、转化和准入,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的创新生态。

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与保障,科学开展规范评估,加快科研成果业务转化,坚持博采众长、流程贯通、公开规范、创新应用,保障示范计划顺利实施。

据悉,13个大模型的研发单位包括:中国气象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米塔碳(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测度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睿启智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耀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来源:中国气象网

作者:黄彬 蒋芷晴

责任编辑苏杰西


 

 

Scan landing
Account login
code invalidation
Click refresh
Login phone CMA networkscan two-dimensional code
Register now Faster More secure
My orders
Data basket
Favorites
Feedback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