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
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讲的是天气变化,而记录气象、推算节气、这些工作从古延续至今。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留下了多少气象符号?
它们是怎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甲骨文上的“气象符号”】
我国最早有关文字记载的气象观测方面原始档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研究发现,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不但有天文、气象、物象等观测文字,还有天气的预测和实况记载。从1936年出土的殷虚卜辞进行研究表明:公元前1217年中国不仅已作出10天的天气预报,而且还有连续10天的天气预测和实况记录。
【圭表】
【日晷】
【《六韬》】
对“二十四节气”产生影响的,还有古代气象学家吕尚。吕尚是中国古代有文献可考的军事气象大家,著有《六韬》,充分论述了军事统帅指挥和战法战术都要利用气象环境和天气变化。他创造了“三十节气”系统,即太公古法,为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定型起到引导作用。
《六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张良、刘备、诸葛亮、孙权等军事家都非常重视此书。历史典故“草船借箭”便运用了天气优势,大雾天气导致敌人不敢贸然出兵,利用风向——逆风而来顺风而去,敌人不能及时阻截,从敌人手中带回十万多支箭。
【《梦溪笔谈》】
【相风鸟】
古人为了测风,还做出过不少发明。例如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乌,安装在“灵台”上使用。经过多次改造后,这种仪器变得越来越灵敏,小风来了也可以转动。魏晋南北朝时候,人们则改用轻便的木头来制造相风铜乌,这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无论是城墙、庭院,还是旅途中的舟车,都可以用它来测风。
【观象台】
明清时期,建有“观象台”,进行气象观测,其中有著名的北京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早在公元1279年(元十六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后,于1442年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晷影堂。
来源 | 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