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英文名称precipitation),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按降水形式来分,主要可分为对流降水,地形降水和锋面降水三种形式。降水的类型根据降水形成原因,可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降水通常用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等指标来表示。
(1)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日、月、年降水量,累年年(日、月)平均降水量等。“降水量”是气象术语,按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隔六小时观测一次。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赤道带降水春分、秋分相对较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北半球温带大陆西岸降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
(2)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通常测定5分钟、10分钟和1小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通常取10分钟、1小时或24小时时间内的降水量作为划定指标,也可依部门需要而定。中央气象台将降水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豪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一般气旋(台风)24小时降水总量多在300mm以上。降水强度是水利、交通和建筑工程等设计的依据之一。
(3)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
降水历时是指一次降水过程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以分、小时、日、月、年计。降水时间是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的时间长度,如最大1天降水量,其中的1天即为降水时间。降水时间的长短是人为划定的,如1小时、3 小时、6小时、12 小时或1天、5大、9天,降水时间内降水过程不一定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