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一个寒冷而神秘的大陆,冰雪下记录着无尽的秘密
艰难且危险的环境再次突显了此次科考任务的重要价值
南极,一个寒冷而神秘的大陆,冰雪下记录着无尽的秘密。1984年12月30日,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登上乔治王岛,在南极洲插上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时起,南极的一切变化都能迅速引起我们的关注。南极半岛是全球增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2020年,埃斯佩兰萨站记录到了令人震惊的18.3℃的最高气温,成为南极大陆上的新高温纪录,这对极地气候变化研究提出了新挑战。2024年初,依托智利科考船,我参加了中国-智利第七次联合南极科学考察,针对南极半岛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其中,我的主要任务是在南极半岛复杂而易变的现场实施条件下,完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极端低温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选址、架设,并开展大气观测试验。作为科考队中唯一拥有气象背景的队员,我对科考过程中的气象信息格外敏感。第一天,我们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出发,前往南极半岛,但航班因为天气状况多次延误。在起飞前几小时,南极半岛机场附近仍然浓雾弥漫,每一位队员都盼望着能早日出发。登上智利科考船后,海冰预报显示詹姆斯罗斯岛附近的海冰密集,迫使科考计划作出调整。于是,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南极半岛西海岸,将原定的科考后程计划前移。1月7日,科研人员在托格森岛(Torgersen Island)采集表层海水样品经过十几次的登岛作业,科考队顺利完成了南极半岛西海岸的科考任务。此时,海冰预报显示詹姆斯罗斯岛附近的海冰密度已经显著减少,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南极的现场环境复杂多变,气象预报在科考行程的安排与推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能力在南极进行长期气象观测的国家仍是很少的,所建观测站点仍不能完全满足高精度气象预报要求。詹姆斯罗斯岛具有重要的气候代表性,因而被选为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架设点之一。1月10日,范荣峰在詹姆斯罗斯岛(James Ross Island)搭建气象站自动气象观测站需要架设到远离海岸且平坦开阔的区域,这意味着要将数十公斤的气象站配件搬到架设点进行组装测试。真的干起来才发现,“望山走倒马”这个词再贴切不过了。然而,岛上有限的活动时间不容有片刻休息,必须立刻开始架设。在接近四个小时的架设后,气象站通过了现场的观测试验。在离岛过程中,我看着新架设的气象站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内心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够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珍贵的现场气象实测资料。杜维尔岛是另一个架设点。现场天气状况只给了科考队两小时的风浪窗口期,这为气象站的架设带来了极大考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协作互助是南极科考队的优秀传统。全体科考队员齐心协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我们完成了这个站的架设,并通过了现场观测试验。乘坐橡皮艇返回大船的途中,海面已是风高浪急、波涛汹涌了。小小的橡皮艇飘摇在狂怒的海面上,海风吹、海浪打,湿冷几近极致的我们真切地领略到极地海洋冰冷严酷的面目。这样艰难且危险的环境再次突显了此次科考任务的重要价值。能够参与南极科考,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我无比荣幸;能够为极地的气象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人感到格外满足。作者:范荣峰(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