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暴雨来临,如何疏通城市“血管”?气象部门的答案……

对于中国人来说

千百年来与水的“博弈”从未停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

扩张中显现的一些问题

如城市内涝早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绕不开的难题

可能几场暴雨就会让不少城市一夜之间成为“泽国”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韧性”城市如何建?


当前,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与南方不同的是,北方汛期降雨年内分配集中,暴雨强度大,河流源短流急,这更考验着城市的防汛能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韧性”城市的理念纳入了国家战略,但“韧性”城市如何建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钮新强给出答案:“应超前规划,为超标准极端降雨预留出路。”


一座城市的“韧性”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在抵御灾害并从灾害中“修复”的能力。钮新强表示,城市布局应增加空间复合利用,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时预留一定体量的涝水调蓄空间,增加城市雨洪公园和涝水行泄通道建设,为超标准涝水预留出路。


同时,要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对于山区丘陵型城市,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沿山顶、坡地、坪坝、河谷依次采用“高蓄、坡滞、低缓排”措施,构建阶梯式向下的“梯田海绵”系统,逐级消纳雨水;对于平原河网型城市,打通江-湖、港-湖等,打造串联小尺度绿地沟塘和大尺度河湖水系的“大海绵”水网系统,推动城市排涝从分散点、线向系统向网络转变。


另外,城市排水管网肩负着城市防汛排涝、污水收集输送的重任,常被称为埋在城市地下的“毛细血管”。2022年,《“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发布,其中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全面排查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薄弱环节等。


科技上阵“智”防内涝


对于那些被暴雨“浇”过的北方城市,准确的数据反馈、精准的预报,可以让决策者及时掌握城市水循环,从而对灾害做出准确的预估和判断,减少损失。气象高科技在此担任了重要角色,在极端天气中,默默守护一方安澜。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流域内75%的洪水从北、西、南三面汇集于此,加上全市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极易引发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对此,天津市气象局通过城市自动化积水监测预警系统将实时积水监测、内涝风险提示信息第一时间共享至市政府、交通部门、排管部门等。“我们将监测设备布设在市区120多个铁塔灯杆上,这些设备就像是人的眼睛,它们在现场‘紧盯’雨情,并随时上报,发生强降雨时,让市民及时了解家门口、目的地的积水深度。”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科长赵敏表示。


为强化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短临天气预报预警,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发了北京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简称“BJ-SXnet”),系统含有27个雷达产品,研发构建的睿图-雷达系统,实现京津冀9S+1C+11X 波段雷达的高效组网应用,40秒内完成全部组网算法运算,2秒内完成全部显示,可提供强天气(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监测识别和1小时预警、3D 显示、任意剖面显示等特色产品。在7月11日北京夜间的降水过程中,BJ-SXnet提供的雷达冰雹组网产品在判别冰雹发生位置、发生时间时提供了准确信息。


在郑州,气象大数据预处理云中心已建成,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市政务云平台全面融入郑州市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数字防汛应急平台和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气象部门依托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资源,建设0至12小时智能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1公里高分辨率区域模式预报系统,大力提升预报预警能力。气象与水利、城管部门合作开发郑州市重点水库防汛气象服务平台、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平台等,为防汛、防内涝提供气象数据支撑。


当然,城市内涝,不仅要防,也要治。安排好排涝泵站等设备,畅通骨干排水通道,让积水排得出、洪水流得走、雨水渗得下,才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防止城市“血管”堵塞,让城市运行变得平稳畅通。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