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四步走,助您辨识真假气象信息
“就在刚刚,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今年的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将会比往年更加频繁。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务必要提高警惕。一起转发出去,给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提个醒。”近日,一段“气候预测结论”的短视频在中老年朋友圈快速流传,其中不乏“惊悚”的表述博眼球。


1.jpg

网络上,借天气气候的热门话题炒作“毒科普”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时候确实会蒙蔽一些人的双眼。公众该如何获取、理解、应用气候预测结论?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四步明理是非。
一检验。回溯结论信息源,还原事实,破除“心理战术”。视频里“就在刚刚,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其实是指2月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关于今年我国总体气候状况的介绍。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现多发强发态势。这里的“刚刚”和“坏消息”听起来有种事态突发且性质严重的意味,但回溯信息源可知,这是中国气象局每月例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到的2023年全国气候总体状况初步研判,并不是“刚刚传来的坏消息”,事态也远非如视频所渲染的那般耸人听闻。回溯结论信息发布源头,检验事实,可破除自媒体营造的“局势危急”的心理战术。
二比对。参考信息源,谨慎对待程度副词。“今年的气候年景总体也非常差 ”这类表述过分夸大程度,以虚多实少的信息混淆视听。视频将发布会上的“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表述为“非常差”,在程度理解上无疑是不准确的。
三推理再次演绎,检验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视频将发布会上“今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现多发强发态势”直接强行等同于“极端天气将会比往年更加频繁 ”,显然不合逻辑。
四判断。谨慎对待其中下定义、下结论部分。“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2023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以后的天气将会越来越糟糕”这些表述将气候预测结论主观定义为“坏消息”,没有根据地将2023年表述为“不平凡的一年”,未经科学证实就摆出“以后的天气将会越来越糟糕”的结论。这些充满主观臆断的定义、结论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其实,国家气候中心每年都会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对本年年景做出滚动预测,并不存在以上这类坏消息、天气越来越糟糕等说法。
其实,预测未来天气气候及其变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在我国,气象部门对未来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是按时效划分的。根据《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2022—2025年)》,天气预报业务覆盖未来几小时到14天内的预报;气候预测业务覆盖未来15天以上的预报;气候预估则特指对未来几十年到几百年气候系统对外强迫响应的估计。年代际气候预测和气候预估因预报时效较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方面:模式响应的不确定性、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因此,关于气候的预测要滚动开展,对于气候预测结论获取也要及时更新。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公众对于天气气候相关话题的密切关注和正确认知是科学防御、有效应对的基础。对此,气象部门做了大量预报服务与科研科普工作,公众可通过中国气象局官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气象局抖音、快手账号等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和防灾避险科普知识;对于网上那些逻辑不通、断章取义的“毒科普”,应做到不传不信,增强科学辨别能力。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蕊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叶奕宏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