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气候变化正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加强基础研究和防范应对势在必行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6月13日以来的高温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综合强度指标已位列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以来高温事件第一位。

今年夏天,“热射病”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多地高温导致热射病案例屡见不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须关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image.png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不可忽视——全球约33亿至36亿人处在高脆弱环境中

一张综合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多家机构对全球温度的监测数据图显示,在1850年工业化后,全球平均温度迅速升高。

更为翔实的数据体现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中——人类活动已导致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0ppm (百万分比浓度),为过去200万年以来最高。2011年至2020年平均温升相比工业化前增高1.09℃,最近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过去100年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00年以来最快……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在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广发、重发、并发趋势下,过去50年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增加了7倍。毋庸置疑,IPCC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温升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

当下,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愈加频发的极端高温、极端降水等灾害,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多种复杂路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从直接影响来看,高温热浪会使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增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低温寒潮则会导致人体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支气管痉挛,促进炎症反应,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暴雨洪涝、野火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还可能影响受灾居民的心理健康。气候变化还会产生一些间接影响,比如导致粮食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进而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特别是给脆弱人群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影响不仅局限在上述层面,还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随着气候变暖,蚊虫等媒介生物的活动范围向高纬度扩张,从而加剧了登革热、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此外,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洪涝灾害增多也会导致人们居住环境的水源和食物更容易受到污染,增加感染性腹泻传播风险。

须加强健康领域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研究——研发健康风险预警产品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和能力

鉴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科学界正在给予更多关注,加强相关应对策略研究。

从影响看,存在人群差异性。户外劳动者、孕产妇、新生儿和老年人,是气候变化相关健康危害的主要脆弱人群。针对这些人群的健康如何避免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这其中,加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基础研究十分必要。“目前,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科学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但如何加强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下的人群健康威胁,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陆波说,我国亟须系统开展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与脆弱性评估工作,进一步厘清复杂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动态影响过程及机理,追踪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人群脆弱性变化,并及时评估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带来的健康改善效果。

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快气候敏感性疾病的监测预警产品研发势在必行。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中暑监测、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等多项气候健康项目。国家气候中心也从气候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展了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健康风险的次季节预警、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健康风险区划与预估等工作。陆波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业特点,加强研发多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早期预警产品,提高气候敏感性疾病的应急和防护能力。

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强公众防范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意识迫在眉睫。陆波认为,相较于科学界,公众对于健康和气候变化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未来,需要结合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加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普宣传,在城市、社区、农村以及重点场所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编制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健康风险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全民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意识。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倩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