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除了海鲜,海洋竟还额外馈赠我们另一样宝贝?
除了海鲜,
海洋居然还有这样的馈赠~


7.jpg

夏日炎炎,提到海洋中的宝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海鲜;但你知道吗,除了海鲜,海洋还馈赠给我们的另一样“宝贝”——蓝碳

6月8日,中国首个“蓝碳”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完成交易。啥是蓝碳?如何形成的?如何交易?

01

啥是蓝碳?


蓝碳即蓝色碳汇、海洋碳汇,指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从大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包括储存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碳。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8.jpg
具有碳储存潜力的海洋

02

蓝碳咋形成的?


目前,我们已知的主要海洋碳汇机制包括溶解度泵、碳酸盐泵(CCP)和生物泵(BCP)。
No.1 溶解度泵

原理:

简单说,二氧化碳溶于高密度海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深海。

前景:

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被看好——这个过程造成海水酸化,破坏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No.2 碳酸盐泵

原理:

通过碳酸盐沉积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海底。但,化学过程中释放出等量二氧化碳,也称之为“反泵”,属于“好心帮倒忙”。

前景:

特定条件下有潜力。怎么说,如果能调控其反应的边界条件,“反泵”可变“正泵”。

No.3 生物碳泵

原理:

过程较为复杂,通过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形成颗粒有机碳,在重力作用下由海洋表层向深海乃至海底迁移和埋藏的过程。

顺便插一句:科学界认为,若无生物泵,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比现在高出200ppmv。(超厉害)

前景:

有希望。目前,只有1%左右沉降的效率。不得不说,这个效率太低了。


03

微型生物碳泵是啥?


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提出了一个新的海洋储碳机制——微型生物碳泵,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发展趋势。

9.jpg

海洋固碳与储碳主要过程
No.1 背景

海洋中95%的有机碳是溶解态的,这其中的95%又是惰性有机溶解碳,可在海洋中保存5000年左右。

No.2 原理

利用海洋表层各种微生物、浮游生物等生理生态活动吸收活性有机碳,然后将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储存在海水中。

因惰性有机碳不容易被降解,因而可以积累形成巨大的碳库。

图片

海洋生物


这是理论!事实是——

颗粒有机碳在沉降的“漫漫征途”(海水平均深度5000米)中,被降解,指数型衰减。其结果就像是一个大型漏斗,上面看着数量很多,但到达海底少得可怜。

11.jpg

微型生物碳泵与生物泵示意图


通俗点说,各种海洋生物、微生物像是一颗颗美味的肉丸子,吸收二氧化碳形成颗粒有机碳;在沉降海底过程中,肉丸子味道鲜美,成为海洋微生物和细菌的“舌尖美味”。

如果,颗粒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分子碰撞结合,结果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在肉丸上包裹上了一层蜡,口感不佳,细菌对其失去兴趣,因而可长期保存下来。

12.jpg

海洋生物


这与海底石油形成的原理类似,科学界正在通过试验验证其相似性,为海洋碳封存打通“最后一公里”。


案例分享:

英国英吉利海峡比奇角是一片高100多米、长5公里的白色悬崖,丹福白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是由碳酸盐沉积的景观,就是在非常小(20微米,即0.02毫米)的微型生物作用下沉积而成。

13.jpg

丹福白崖

No.3前景

如果调控碳酸盐泵、生物泵和微生物泵三者反应的边界条件,实现三泵协同增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规模储碳现象可能重现。

据估算,海洋中惰性有机碳的量和大气碳汇相当(海洋储碳潜力巨大)。


04

蓝碳可以买卖吗?

14.jpg
具有吸碳消浪等多重功能的红树林

先来看个例子:
6月9日,我国首个“蓝碳”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交易成功。
可见,“蓝碳”和“绿碳”一样,是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

如何交易?
以该项目为例,将保护区范围内2015年至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按照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进行开发,预计在2015年至2055年间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该项目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被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用于中和机构开展各项环保活动的碳排放。
15.jpg
17.jpg
16.jpg

多功能红树林

碳交易,就是买卖二氧化碳排放量。
政府对企业排放量设置门槛,低于门槛的可以卖出多余的量,超过门槛的就要买入足够的排放量,这是基本的碳交易运作方式。
根据有关规定,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18.jpg

举个例子:
假设,根据A企业生产状况,当地政府设置其年排放量为100吨二氧化碳,如果A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只排放了80吨,那么,可以将剩余的20吨配额卖出。反之,如果同样排放量的B企业产生了120万吨,那么就要购买多排放的20万吨减排量。
可喜的是,2005年全球首个碳交易市场在欧盟启动以来,国际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海洋碳汇成为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自2011年开始,我国启动了7个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在国际上,海洋碳汇标准还是空白,海洋碳汇交易规则还未建立,海洋碳汇市场还未形成。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推进海洋碳汇核算等工作。
19.jpg
大批鸟类栖息在红树林保护区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凸显

科学界对开发海洋碳汇

进行了诸多实验和探索

加强气候变化研究

和海洋碳汇机制机理研究

增强海洋碳汇功能

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