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从三千年前的文物中能汲取哪些防涝经验?

今年的汛期就要到来。

从三千年前的文物中,

我们能汲取哪些防涝经验?


每到汛期,各地都要开展城市内涝防范工作。殊不知,如今的城市内涝治理中,竟然有三千年的智慧与理念支撑!


比如,下面这个,样貌平平无奇、却有着三千年历史的真文物——三通管

微信图片_20210423150647.jpg

图中的陶制三通管,来自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无论从外形还是功用,它都跟现在的排水的三通管别无二致。


那么,陶三通有何特别之处,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三千年不可或缺?


让我们往下看。


1975年,在安阳殷墟白家坟西地,考古学家发现了商代王室用过的陶制水管。出土的陶制地下排水管道,共28节,在表面有细小的绳纹,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在这其中,还有一种陶制的三通管,能让管子90°转弯,这就是陶三通。


事实上陶制水管在考古中发现得很早,比殷商早近一千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发现。早在四千多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陶管作为建筑原料,但三通型的并不常见。


殷墟的水源来自洹河和水井,宫殿宗庙区更是在洹河的内转角处。


然因资源有限,不断开采导致环境破坏,每逢雨季就有内涝之苦,需要根据自然变化而被迫迁徙。


陶三通把多条水路汇聚成一处排放,解决了商朝都城的内涝、污水问题,让商人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到如今经历三千多年,依旧容貌不改,甚至与现在的排水管别无二致。特别是三通连接处的承口和插口,现在全世界的排水管依旧如此。


这几根陶制排水管也创下了三个世界纪录,分别是“最古老的排水管”“最经典的排水管”和“最先进的排水管”。

image.png

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这件与现代人毫无隔阂的文物,不仅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历史遗产,让我们得以窥见殷商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也为现代城市建设敲响的警钟。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两大水的问题,一个是水资源、水环境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内涝的问题。


如今,尽管技术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城市内涝现象现在依然存在。


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大部分都已经建设了很多年了,以北京为例,1949年北京209万人口,即使是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也不能预见到今天的人口是两千一百万。


人口众多,就带来一个严重的城市病。由于城市的主要地区都被水泥建筑覆盖,形成一个大的不透水层,雨水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渗入地下,可以说是无路可走,结果基本上全转化成地表径流,形成城市洪水。


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大部分都已经建设了很多年了,以北京为例,1949年北京209万人口,即使是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也不能预见到今天的人口是两千一百万。


人口众多,就带来一个严重的城市病。由于城市的主要地区都被水泥建筑覆盖,形成一个大的不透水层,雨水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渗入地下,可以说是无路可走,结果基本上全转化成地表径流,形成城市洪水。

微信图片_20210423151504.gif

现代城市建设从先人那里汲取到一些解决现在问题的理念。这就是要“灰绿”结合。


灰就是陶三通、陶管、包括我们现在的污水处理厂等人工的系统;绿就是比如植被、自然生态系统。近几年,在多发的暴雨灾害启示下,蓝色也很重要,就是水面、水体。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蓝绿灰结合,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海绵体”。


下雨的时候,吸收、净化、存储雨水,等到旱季的时候,就可以把水“提”出来利用,最终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image.png

自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至今,除了第一、二批30个试点城市外,我国已经有超过400个城市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方案。而大多数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比如雨季旱季分明的深圳,463个城市内涝点全部消除;比如曾多年深受城市内涝之苦的济南,先后完成了250个“海绵化”工程,改造会“喝水”的老旧小区200个……

image.png

海绵城市建设即将迎来第一个“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往往是边论证边建设,但是相信消除城市内涝的愿望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三千多年前的殷墟时代

为了居民的生活、城市的建设

陶三通应运而生


三千多年后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不变的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