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杭州让“纸面”专利迈出“高阁” ——疏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麻碧华 陈丽芳 周荫庭

  今年1月,由浙江省杭州市环境气象中心研发的“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垂直探测技术”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3月25日,杭州佐格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成功摘牌,并与杭州市气象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摘牌企业每销售一台含专利成果的设备,支付转化效益0.5万元。

  不少气象科技成果在转化前“停在纸面上”,以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在。杭州市气象局落实中国气象局激励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尊重创新价值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疏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释放政策红利,打出系列组合拳,让纸上专利不再束之高阁。

  治痛点,解决“无心变”

  科研人员缺乏创新创业动力是多年来困扰杭州市气象局的痛点。从近年情况看,科技人员完成项目更多的是为了职称评定或完成考核任务,“无心转化”“无心变”是常态。另一个方面,科技成果质量不高也削弱了转化的价值。最近三年,杭州市气象局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8项,完成成果登记48项,但这些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的较少,更没有一项真正实现成果转化。

  如何改变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杭州市气象局开出三剂良方。

  第一剂,营造氛围,制定《杭州市气象局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每年举办4场至6场科研论坛;举办十余场科研讲座,邀请国内外气象相关领域专家授课,同时围绕研究型业务推进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业务难题,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征集科研意向形成项目库,鼓励职工申报项目,形成“无处不科研、无人不科研”的局面。

  第二剂,对标先进,加强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的管理,项目研究工作必须立足科技前沿,对标先进省份和先进市,提高源头供给的质量。派科研人员以科研合作的形式到国外学习,或到其他科研单位学习和挂职。

  第三剂,开放合作,加大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及在杭企业的合作力度。

  杭州市气象信息中心技术员曾宪忠说,现在,该中心一到年底年初,主要谋划的是怎么报项目、报什么项目会批准,一改此前“与科研项目申报不沾边”状况。

  疏堵点,解决“怎么变”

  科技成果转化堵在哪儿?激励不到位,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没有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利益共同体,是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共性问题;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没有打通,即使有心转也无路转。

  究其原因是杭州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后,绩效工资由财政统一拨付,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科研激励部分无法在绩效工资中体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就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2019年,中国气象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激励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加大业绩突出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

  为释放政策红利,推进科研激励政策落地,破解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题,杭州市气象局与市科技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多次对接,出台《杭州市气象局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支出,一次性计入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但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分配。”杭州市气象局还加强与专利部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单位联系,梳理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让专利“走向市场”不再困难。

  攻难点,解决“持续变”

  杭州市气象环境中心团队研发的专利“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垂直探测技术”转化后,大大激发了团队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后续“天脸”识别等项目已经在启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事宜。据了解,团队今年的目标是完成新的科研任务,拿下另一个专利。

  如何持续推动专利“变现”?这就必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近年来,杭州市气象局成立市级创新团队,开展科技专项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业务应用,并已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纳入科技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等全流程管理,解决科研与业务“两张皮”等现象。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气象科技成果?摸清这一问题是解决纸上专利“变现”的关键。目前,杭州市气象局正积极探索与气象相关企业的合作。截至目前,该局已经与十余家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与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的范围包括智慧气象服务、智慧气象观测等。在解决气象业务发展中的困难的同时,杭州市气象局正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4月20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