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气象人物志 | 赵九章:中国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两弹一星功勋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

 

他于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


3-1.jpg

 

01

 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

 

30年代我国气象学基本属于地理学范畴,描述性工作较多。


而在我国把数学和物理学引入到气象学,并用来解决气象问题的第一篇论文,当属1937年赵九章在德国学习期间发表的《信风带主流之热力学》。

该文中他利用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引起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深受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教授的推崇,认为该论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在理论气象研究上最主要的收获。


5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采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


当时我国还没有计算机,但他预见到我国的天气预报也必将走这条客观、定量的道路,他就全力支持顾震潮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他举办训练班,开展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赵九章的努力,及时引进和开发了这一新技术,于是遥感、遥测与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支持我国大气科学迅猛发展的两大支柱。正是在他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在1959年研制出准地转正压模式作亚欧500毫巴形势预报。

 

02

开拓我国其他分支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赵九章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后,他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深谋远虑地去设计其他地球物理科学各分支的开拓和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到60年代中期,当时的地球物理所已发展到千人大所。

除气象研究得到应有的发展外,地球物理学的各分支,如地震、地磁、物理探矿、空间物理、航天技术等也都发展起来。

赵九章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3-2.jpg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他在报上发表文章,以其敏锐的科学远见,指出人造卫星的发射是空间探测新的里程碑。


赵九章不但强调卫星探测对发展空间物理的重要性,而且十分重视应用卫星的发展。早在60年代初,他就倡议在我国发展气象卫星。为此,他组织人力对气象卫星进行全面调研,亲自主持成立红外实验室,为以后我国发展气象卫星起了推动作用。


03

为祖国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赵九章1938年留学回国以后,担任了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在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以后,还去中央大学教课。他以精深学问、严谨治学和师表的风范,赢得了同仁和学生的敬重,他培养了一批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科技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仅忘我地向科学研究的巅峰攀登,而且以高度责任感和为社会主义科研教育事业献身精神,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问、知识传授给年轻的一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直到现在,他们仍在科研一线或科研领导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1951年地球物理所招收了一些高中毕业生,赵九章慧眼识人才,以极大热情培养他们。


时任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就是其中的一个,先送周考北京两所大学进修,后又派周到苏联深造。


最突出的例子是对他的司机王宝根的培养。


赵九章发现王宝根年轻好学,有股子钻劲,就将王送长春光机学院学习。毕业后,他从事“红外干涉光谱仪”的研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END

 

中国气象数据网

气象科学专业知识中心

联合出品

编辑:小据

文章摘选自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网站

图片来源:网络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