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气象人物志 | 他为何被称为“气象活字典”?

2016年6月1日,百岁气象老人陈学溶去世。“全国气象科技贡献奖”获得者、被誉为 “中国现代气象学史活字典”的新中国第一代气象老人,就这样默默地走了。

陈学溶与岳母、妻子和儿子陈德群的合影(1948年1月摄于上海)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师从竺可桢,踏上漫漫气象路

陈学溶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较为贫困的城市平民家庭,1934年,19岁的他考入气象研究所第三届气象练习班,在竺可桢等名师的教育和影响下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日后从事气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5年3月陈学溶从第三届气象练习班毕业,面临就业难题。出人意料的是,陈学溶很快就顺利得到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泰山观象。

陈学溶何以能去泰山日观峰气象台工作呢?

因为当时想去泰山的人几乎没有,不是生活原因,而是因为动乱。当时华北地区十分不稳定,大家都不愿意到山东去。加之山东较穷苦,不如江苏富庶,很多山东人都去南京当苦力挣钱,养家糊口。而陈学溶的想法却很简单实际:“只要有工作,派我到哪里,我只好到哪里去。我是一心要立即工作,随便派到哪里我都去。还有重要的一点,到泰山工作还是属于气象研究所的职员。”

正是在这种质朴想法的驱动下,陈学溶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泰山观象。

泰山 李彦摄 图片来源:人民网

在泰山上工作是比较艰苦的。

玉皇顶外面竖了一个很高的铁塔,铁塔上装有一个杯状的风向风速计。

山上经常刮大风,最大时平均风速达到100千米/小时,甚是了得!到了冬季下雨下雪,有了雾凇,风杯与连接杆就会冻结成一体,风杯也就转不了了,风再猛地一吹,就会把风杯弄断,以致风杯掉下来。如果风杯掉到石缝里,下陡坡顺着乱石寻找,会十分危险。

1944年,陈学溶转入中国航空公司,任上海龙华机场气象台台长;1954年10月,他在调入中央气象局任职期间,制定了《民航气象服务规范(试行本)》;1961年11月,被任命为江苏省气象局工程师;1972年,调入当时的南京气象学院;1987年10月,72岁的他退休。

可以说,陈学溶从师从竺可桢先生开始,就一直在气象这条道路上前行。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陈学溶从快退休时被动研究气象史开始,直至百岁,在研究竺可桢先生、校审《竺可桢全集》上作出了无人替代的巨大贡献。

2、十三年磨一剑,为后人留存真史

晚年的陈学溶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气象史的研究。

2001年3月1日《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编篡工作正式启动。已届耄耋之年的陈学溶老先生在高强度的审核工作中,投入了他对竺先生的崇敬之情。他严谨、执着、敬业,生命不息,校审不停,十三年磨一剑,作出了无人替代的贡献。

那时陈学溶校对《竺可桢全集》需查找资料,都是自己动手,为一个数据、一个典故、一个疑问,他能东翻西找,一丝不苟,不查到确定,绝不罢休。常常女儿喊他“吃饭了”,他会诧异地问:“又吃饭啦,怎么又到吃饭时间了?”由于陈学溶对《竺可桢全集》的校审工作认真、细致,2002年他87岁高龄时,被《竺可桢全集》编委会聘为特邀校审。

2013年6月7日陈学溶在南京家中校审《竺可桢全集》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2005年,他被查出结肠癌。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坚决要求尽快动手术,“哪怕手术台上下不来,我自己负责!我只要两年时间,再给我两年时间,手上的事能做完,我就满足了!”

身体刚一康复,他就又投入到审校工作中。2014年,《竺可桢全集》24卷终于出齐,陈学溶有说不出的高兴,被编委会赞为“99岁的老义工”。也正是因为其在晚年倾尽心力精确考证抢救我国近现代气象史料,陈学溶也被誉为中国的“气象活字典”。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