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2016年首台姗姗来迟

 

 

许映龙

  7月3日上午,2016年西北太平洋第一个台风“尼伯特”诞生了。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异常平静,除了5月26-27日短暂活跃的南海热带低压外,1月至6月,尚无台风(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生成。这种半年空台,首台异常偏晚的现象常见吗?今年台风生成偏少又是为了哪般?

  半年空台是否常见?

  根据1949-201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历年1-6月空台的年份仅有两年,分别是1973和1998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均对应着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且均为厄尔尼诺结束后转为拉尼娜的年份。1973年,在经历了半年空台之后,7月以后台风活动猛烈爆发,7月共有7个台风生成,全年则共有24个台风生成,较多年平均(27.0个)偏少3个;1998年,在经历1-6月的平静之后,7月以后台风活动趋于活跃,但7月仅有1个台风生成,全年则共有14个台风生成,与2010年并列为生成台风频数最少的年份。

  生成台风少是因为厄尔尼诺吗?

  自2015年4月开始,厄尔尼诺事件迅速发展加强,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逐月OISST海温监测数据,2015年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28.0,达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海温距平累计指数大于等于16.6)。那么,2015年起始的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是否是今年上半年出现空台的原因呢?过去大量的研究指出: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热带西北太平洋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西太平洋发展,台风生成数一般相应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相应会较常年偏少。但厄尔尼诺对台风活动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其中所涉及的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天气气候影响的物理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且大气对海洋的响应还存在着明显滞后的特点,而目前人们尚未真正了解和掌握厄尔尼诺对台风活动频数及其强度的具体影响机理,只是从统计概率和气候物理量诊断的角度,认为厄尔尼诺的出现,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台风的频数较常年出现偏少的可能性较大。表1给出了1959-2015年厄尔尼诺年与拉尼娜年台风年生成和登陆频数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厄尔尼诺的出现与生成台风和登陆我国台风频数偏少的出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偏少的概率较大一些而已,如1994年为厄尔尼诺年,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的频数则分别达37和11个,均明显较多年平均值偏多。

 

  今年首台姗姗来迟

  根据1949-201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历年共有5个年份首个台风的生成时间在6-7月(见表3),其中有2个年份首个台风的生成时间在7月份,首个台风最晚的生成时间为7月9日,为1998年第1号台风“妮蔻儿”(Nichole),“妮蔻儿”于1998年7月9日生成于南海北部,并先后登陆我国台湾和福建省。在这5个年份中,1973年、1984年和1998年均为厄尔尼诺结束后转为拉尼娜的年份,1983年则为厄尔尼诺年。

  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Nepartak)已于7月3日上午在美国关岛以南海域生成,成为自1949年以来生成时间第2晚的首个台风,“尼伯特”7-10日前后将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域。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2016年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将由厄尔尼诺状态转为拉尼娜状态,那是不是厄尔尼诺结束后转为拉尼娜的年份首个台风的生成时间均具有偏晚的特点呢?在1959-2015年的57年间,共有9个年份赤道东太平洋由厄尔尼诺状态转为拉尼娜状态,但首个台风的生成时间却存在差异较大,1-7月均有可能出现(见表4)。这表明赤道东太平洋处于厄尔尼诺状态或拉尼娜状态,虽然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状态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且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气候态的强度差异等因素有关,而不同年份具体的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转自中国气象报社)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